唔好再用「冇時間」做藉口啦:5分鐘「零食式學習法」,等你輕鬆學識一門外語
你係咪都係咁?
下定決心要學一門新語言,收藏咗無數資料,結果手機入面嘅App一直擺到生灰。每日放工返到屋企,只想攤軟喺沙發上,心入面諗住:「唉,今日太攰喇,聽日先學啦。」
我哋總係覺得,學外語係件「大事」,需要騰出一個鐘甚至兩個鐘,正襟危坐,先可以開始。但對於忙碌嘅「打工仔」嚟講,呢啲「一大段」時間,簡直比放假仲奢侈。
結果就係,一日拖一日,雄心壯志最終變成咗「永遠嘅聽日」。
但如果我話你知,學外語根本唔使咁「大陣仗」呢?
換個諗法:學外語,就好似食零食
想像一下,你唔會等到餓到唔得掂先去食一餐滿漢全席。相反,你一日入面會食啲生果、果仁或者一小塊朱古力,嚟補充能量,滿足味蕾。
學習語言都係同一個道理。
放棄「正餐思維」,擁抱「零食式學習法」。
呢個方法嘅核心就係一句說話:利用你每日無數個唔起眼嘅5分鐘,進行一次微學習。
呢個聽起嚟係咪太簡單呢?5分鐘可以做到啲咩?
唔好睇小呢5分鐘。每日5分鐘,一個禮拜就係35分鐘,一個月就係兩個幾鐘。更重要嘅係,佢徹底改變咗學習嘅心理關口。
「學習一個鐘」聽起嚟好似一個沉重嘅任務,而「學習五分鐘」就好似碌短片一樣咁輕鬆。一旦你開始咗,嗰份微小嘅成就感好容易令你「再嚟5分鐘」。不知不覺間,習慣就養成咗。
你嘅「學習零食」餐單
呢啲零碎嘅時間其實無處不在:等𨋢、排隊買咖啡、搭地鐵、午飯休息嘅最後幾分鐘……與其漫無目的咁碌手機,不如從下面嘅「零食餐單」度揀返個,隨時隨地畀自己「加個餐」。
1. 聽覺小食 (隨時隨地磨吓耳仔)
- 聽一首歌。 打開音樂App,搵一首你目標語言嘅歌。唔使特登去背歌詞,就當背景音樂咁聽,感受佢嘅旋律同節奏。
- 聽一小段Podcast。 好多語言學習Podcast都有1-5分鐘嘅短節目,非常適合返工放工路上聽。
2. 視覺開胃小食 (等隻眼習慣新語言)
- 將手機語言轉咗佢。 呢個係最有沉浸感嘅一招。只需要一分鐘,你每日解鎖手機、打開App,都會被迫進行一次迷你閱讀。
- 瀏覽外國新聞標題。 打開一個目標語言嘅新聞網站,淨係睇大標題,估吓今日發生咗啲咩事。遇到眼熟嘅字眼,就係一次溫習。
3. 詞彙朱古力 (輕鬆記住新字)
- 用App溫習5個字。 唔使多,就5個。無論係用閃卡App定係生字簿,快速溫習一次,加深印象。
- 畀身邊嘅嘢貼標籤。 搵張便利貼,寫上「門 (Door)」「窗 (Window)」,然後貼喺對應嘅嘢上面。每日睇無數次,想唔記得都難。
4. 開口能量棒 (等把口郁吓)
- 對自己講一句說話。 描述一下你做緊嘅嘢,或者你見到嘅嘢。例如:「我飲緊咖啡,呢杯咖啡好香。」
- 搵個語伴傾一句。 覺得一個人練習太悶,又怕同真人對話會覺得尷尬?可以試吓 Lingogram 呢啲工具。佢係一個內置咗人工智能翻譯嘅通訊App,可以幫你同世界各地嘅人無障礙交流。講一句簡單嘅「你好」,或者問一個關於對方文化嘅小問題,就係一次完美嘅5分鐘口語練習。
唔好再等嗰個「完美嘅」學習時機喇,佢可能永遠都唔會嚟。
真正嘅進步,就藏喺你每日不經意間捉住嘅呢啲5分鐘入面。佢哋就好似一粒粒散落嘅珍珠,當你用堅持將佢哋串埋一齊嘅時候,就會得到一條閃閃發光嘅頸鏈。
由今日開始,忘記「一定要學一個鐘」嘅壓力,食返份語言學習嘅「小零食」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