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再死記硬背中文。開始用佢「砌」啦!
老實講,你曾經諗過學普通話,但當你見到一句句寫滿中文字嘅句子,你個腦就…即刻停晒機。佢望落去唔似一種語言,反而更似係一種優美但遙不可及嘅藝術品。
我哋都聽過同一個講法:「中文係世上最難嘅語言。」感覺就好似想攀登一座無路可循嘅高山咁。
但如果我話你知,咁樣睇座山係錯嘅呢?
中文難學其實係一個迷思,建立喺一個單一嘅誤解之上。我哋俾成千上萬個中文字嚇怕咗,搞到我哋錯過咗個秘密:佢哋背後嘅系統其實簡單到令人震驚。
樂高®積木嘅誤解
想像下有人俾咗一盒巨型樂高®積木你—足足有五萬嚿咁多。你實會覺得不知所措。你會心諗:「我點都砌唔到嘢出嚟㗎啦。我甚至連一半嘅積木係用嚟做咩都唔知!」
我哋就係咁樣對待中文。我哋淨係將焦點放喺成千上萬個字(即係積木)上面,然後就放棄咗。
但我哋忘記咗最重要嘅部分:說明書。
對於好多語言嚟講,好似英文或者法文咁,佢哋嘅說明書(即係文法)又厚又充滿令人困惑嘅規則。動詞會無啦啦變晒樣(例如 go, went, gone)。名詞仲分陰陽性。甚至乎啲規則本身都有規則。
中文文法係世上最簡單嘅說明書。
佢基本上得一個規則:主語 - 動詞 - 賓語。
就係咁簡單。你拎起一塊積木,放佢喺另一塊積木隔離,就搞掂。
- 英文入面,你話:「I eat。」但佢會話「he eats。」
- 喺中文入面,「吃」(吃, chī)呢個動詞係從來都唔會變。佢每一次都係同一嚿樂高積木。
我吃。 (wǒ chī) — I eat.
他吃。 (tā chī) — He eats.
他们吃。(tāmen chī) — They eat.
睇吓?塊積木無變過。你只係換咗前面嗰嚿積木啫。你唔需要為咗一個意思而記十幾種唔同嘅形式。你學識咗個字,就可以直接用。
聲調呢?當佢哋係顏色。
「好啦,」你可能會話,「文法係簡單。但聲調呢?佢哋聽落去咪又係一樣!」
我哋返去樂高®積木盒度。聲調只不過係積木嘅顏色。
「ma」呢個字,可以因為聲調唔同而有唔同嘅意思。但唔好將佢當係四個唔同嘅字。將佢諗成係同一形狀嘅積木,只不過係有四種唔同嘅顏色。
- mā (妈, 高平聲) 係一嚿紅色積木。佢意思係「媽」。
- má (麻, 升調) 係一嚿綠色積木。佢意思係「麻」。
- mǎ (马, 跌升調) 係一嚿藍色積木。佢意思係「馬」。
- mà (骂, 降調) 係一嚿黑色積木。佢意思係「罵」。
一開始,要分清啲顏色可能會比較難。但好快你個腦就會適應。你唔單止會開始睇到個字嘅形狀,仲會睇到佢嘅顏色。呢只不過係多一層資訊,而唔係一個全新嘅複雜程度。
咁,到底點樣先至可以開始?
唔好嘗試一口氣吞晒個海。唔好一開始就用閃卡app去死記三千個字。咁樣就好似眼甘甘望住地板上一大堆樂高®積木,然後試圖記住每一嚿咁。咁樣好悶,亦都無效。
反而,係時候開始「砌」嘢啦。
學識最常用嘅廿嚿「積木」(字),同埋簡單嘅「說明書」(文法)。開始砌啲細細粒、兩三個字嘅句子。
問題係,點樣先可以練習而又唔會覺得自己好蠢?你點樣先知自己用嘅係咪正確嘅積木,或者正確嘅顏色?
呢個時候,你就可以善用科技嘅優勢。學習嘅最佳方法係同真人傾偈,但係驚犯錯嘅恐懼可能會令人卻步。想像一下,如果你可以進行對話,而人工智能(AI)充當你嘅私人「砌」積木助手。你打一句英文句子,佢會即時向你展示正確嘅「中文樂高」版本俾你發送。當你朋友用中文回覆時,佢又會幫你翻譯返做英文。
你將會喺真實對話中,一嚿一嚿咁睇到呢種語言係點樣被「砌」出嚟。而呢正正就係 Intent 呢類工具嘅設計原意。佢係一個內置人工智能嘅聊天應用程式,幫助你同任何人溝通,將每一次對話變成一次即時、無壓力嘅學習體驗。
中文唔係一座旨在將你拒諸門外嘅堡壘。佢係一套樂高®積木,等待緊你去玩佢。
忘記嗰五萬個字啦。 忘記「太難」呢個諗法啦。
隨手拎起兩嚿積木。將佢哋砌埋一齊。 你就講咗中文喇。而家,你下一步想「砌」啲咩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