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ntChat Logo
Blog
← Back to 中文(香港) Blog
Language: 中文(香港)

點解日本人用緊一個我哋已經唔記得嘅「懶人漢字」?

2025-08-13

點解日本人用緊一個我哋已經唔記得嘅「懶人漢字」?

你睇日劇或者漫畫嗰陣,有冇見過呢個奇怪嘅符號:「々」?

佢成日出現喺「人々」或者「時々」呢啲詞入面。第一次見到佢,你可能會覺得有啲懵:係咪打錯字喇,定係啲咩新潮嘅網絡符號?

其實,佢係一個「懶人恩物」,作用差唔多等同我哋傾偈打字嗰陣嘅「+1」符號,或者數學入面嘅平方符號(²)。

一個「複製貼上」嘅快捷鍵

呢個符號「々」嘅意思好簡單:重複前一個漢字

  • 人々 (hito-bito) = 人人,指人們
  • 時々 (toki-doki) = 時時,指時常、有時
  • 日々 (hibi) = 日日,指每一日

你睇,佢就係一個內置喺語言入面嘅「複製貼上」快捷鍵。係咪好聰明呢?

更有趣嘅係,日本人仲幫佢改咗一個超得意嘅外號,叫「ノマ」(noma)。

你仔細睇吓「々」呢個符號,係咪生到好似片假名「ノ」同「マ」拼埋一齊咁呢?呢個外號簡直貼切到不得了。

最熟悉又陌生嘅「漢字」

但最令人驚訝嘅係,呢個充滿「日本特色」嘅符號,其實係不折不扣嘅「中國製造」,而且歷史悠久。

佢源自漢字嘅草書,原型係「仝」呢個字(讀 tóng),意思就係「相同」。以前啲書法家為咗寫得快啲,就將「仝」字草寫成「々」嘅樣。

早喺三千年前嘅商朝青銅器上面,就已經出現呢種用法。例如喺刻有「子子孫孫」嘅銘文入面,第二個「子」同「孫」就被寫成疊字符號。

冇錯,呢個我哋以為係日本人發明嘅符號,其實係我哋老祖宗嘅智慧。只不過喺後來嘅演變入面,現代漢語習慣直接重複咁寫漢字(好似「人人」、「常常」咁),而日語就將呢個高效嘅「懶人符號」保留咗落嚟,仲成為咗官方認可嘅一部分。

呢種感覺就好似,你發現隔離鄰舍用咗幾百年嘅祖傳秘方,點知原來係你太爺發明嘅咁。

語言係一個充滿彩蛋嘅寶庫

下次再見到「々」,你就知道佢唔係咩奇怪符號,而係一個穿越咗幾千年歷史,連繫住中日文化嘅「活化石」。

喺日文輸入法入面,你只要打 onaji (同じ) 或者 dou (同),就輕輕鬆鬆咁搵到佢。

語言嘅世界就係咁奇妙,充滿咗呢啲意想不到嘅「彩蛋」。每一個符號背後,都可能藏住一段被遺忘嘅歷史,連繫住唔同嘅文化。學一門新語言,唔只係背生字同文法,更係打開咗一扇探索未知故事嘅大門。

如果你都對呢啲跨文化嘅故事著迷,渴望可以同世界各地嘅人無障礙咁交流,咁好似 Lingogram 呢類工具,或者可以幫到你手。佢內置嘅AI翻譯功能,等你可以用自己嘅母語同任何人傾偈,就好似你哋識咗好多年嘅老朋友咁,輕輕鬆鬆咁發掘更多唔同文化之間嘅秘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