唔好再對自己咁「苛刻」啦!學外語嘅真正秘訣,係「放過自己」
你有冇試過咁嘅感覺?
每日逼自己背生字、練聽力,時間表排到密麻麻。只要有一日做唔晒任務,就覺得自己特別失敗。見到人哋進步神速,自己仲原地踏步,個心就一陣焦慮。
我哋好似都跌咗入一個怪圈:越係搏命,就越痛苦;越係自責,就越想放棄。
我哋總以為,對自己「狠」啲,係通往成功嘅唯一途徑。但係今日,我想話你知一個可能會顛覆你認知嘅事實:喺語言學習呢件事上,最有效嘅方法,恰恰就係學識「放過自己」。
你嘅語言學習,係一個花園,定係一片荒地?
想像吓,你嘅語言能力係一個花園。你想佢繁花似錦,碩果纍纍。
而家,你有兩種選擇:
第一種園丁,我哋叫佢「嚴厲嘅工頭」。 佢堅信「嚴師出高徒」,對花園實行軍事化管理。佢每日都用尺量吓啲植物生高咗幾多,一旦發現有雜草(錯誤),就即刻火遮眼咁連根拔起,甚至將周圍啲泥都掘爛晒。佢唔理天氣好壞,強行淋水、施肥,堅信只要投入足夠多嘅心機,花園就一定會變好。
結果呢?土壤越來越貧瘠,植物被佢搞到奄奄一息,成個花園都充滿住緊張同疲憊。
第二種園丁,我哋叫佢「智慧嘅農夫」。 佢明白,植物嘅生長有自己嘅節奏。佢會先去了解土壤嘅特性(了解自己),知道幾時要淋水,幾時要曬太陽。見到雜草,佢會溫柔咁清除,並思考點解呢度會生雜草,係土壤定係水分出咗問題?佢容許花園喺陰雨天休息,亦都享受陽光燦爛時嘅勃勃生機。
結果,呢個花園喺一個輕鬆、愉悅嘅氛圍入面,變得越來越茂盛、健康,充滿咗生命力。
我哋好多人學外語嗰陣,都做咗嗰個「嚴厲嘅工頭」。我哋將自己當成一部機器,不斷鞭策、施壓,卻忘記咗,學習,更似係一場充滿生命力嘅耕耘。
點解我哋總係唔自覺咁「虐待」自己?
成為一個「智慧嘅農夫」聽落好美好,但係做落就好難。因為我哋嘅文化同社會,好似總係讚揚嗰個「嚴厲嘅工頭」。
- 我哋誤將「自我苛責」當成「上進心」。 由細到大,我哋被教育要「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」。於是,我哋習慣咗用批評嚟激勵自己,以為放鬆就係懶惰,善待自己就係唔求上進。
- 我哋害怕「善待自己」會令自己變弱。 「如果我對錯誤太寬容,係咪就永遠都進步唔到啦?」「如果我今日休息咗,會唔會就俾其他人超越咗?」 呢種恐懼,令我哋唔敢停落嚟。
- 我哋混淆咗「感受」同「行動」。 當我哋犯錯嗰陣,會感到沮喪、羞愧。我哋冇學識同呢啲情緒和平共處,而係即刻被佢哋綁架,跌入「我真係好蠢,我咩都做唔好」嘅負面循環入面。
但真相係:
真正嘅強大,唔係永不犯錯,而係喺犯錯之後,有能力溫柔咁扶自己一把。
一個智慧嘅農夫,並唔會因為花園入面生出幾條雜草就全盤否定自己嘅努力。佢知道,呢係成長嘅常態。佢有足夠嘅自信同耐性,去應對呢一切。
點樣成為自己語言花園嘅「智慧農夫」?
由今日起,試吓換一種方式嚟對待你嘅語言學習:
- 將「錯誤」睇作「線索」。 當你講錯一個字或者用錯一個文法嗰陣,唔好心急鬧自己。將佢當成一個有趣嘅線索,問吓自己:「哦?原來呢度係咁用㗎,真係好得意。」 錯誤唔係失敗嘅證據,而係通往正確嘅路標。
- 好似對待朋友咁樣對待自己。 如果你嘅朋友因為講錯一句說話而垂頭喪氣,你會點做?你一定會鼓勵佢:「唔緊要啦,呢啲好正常㗎咋,下次留意返就得㗎啦!」 而家,請用同樣嘅方式同自己傾偈。
- 為自己創造一個「安全」嘅練習環境。 學習需要練習,更需要一個唔怕犯錯嘅環境。就好似智慧嘅農夫會為嬌嫩嘅幼苗搭建一個溫室,你都可以為自己搵到一個安全嘅練習場。例如,你想同外國人傾偈,又怕講得唔好會尷尬,可以試吓好似 Intent 咁嘅工具。佢內置嘅AI翻譯可以幫你流暢咁表達,等你喺輕鬆嘅真實對話中建立自信,而唔使擔心因為犯錯而中斷交流。
- 慶祝每一個「小萌芽」。 唔好淨係盯住「流利」嗰個遙遠嘅目標。今日多記住一個生字,睇得明一句歌詞,夠膽開口講一句說話……呢啲都係值得慶祝嘅「新芽」。正正係呢啲微小嘅進步,最終會匯聚成一片繁盛嘅花園。
真正嘅成長,源於耐性同善意,而唔係苛責同內耗。
由而家開始,唔好再做嗰個「嚴厲嘅工頭」啦。做自己語言花園嘅智慧農夫,用溫柔同耐性去灌溉佢。你會發現,當你真正「放過自己」嗰陣,你嘅語言能力,反而會以前所未有嘅速度,茁壯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