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ntChat Logo
← Back to 中文(香港) Blog
Language: 中文(香港)

唔駛再為「腦內翻譯」煩惱啦,你可能一直都用錯咗方法

2025-07-19

唔駛再為「腦內翻譯」煩惱啦,你可能一直都用錯咗方法

你有冇試過咁嘅經歷:同外國人傾偈,對方一開口,你個腦就即刻啟動「同步傳譯」模式,一邊將佢嘅說話譯成中文,一邊又好費勁咁將自己嘅中文想法譯成英文。

結果點呀?對話窒吓窒吓,表情尷尬,唔單止跟唔上節奏,仲顯得自己好笨拙。

我哋都以為,學外語嘅終極目標係「停止腦內翻譯,用外語思考」。於是,我哋死命咁同自己講:「唔好譯!唔好譯!」結果卻發現,越壓抑,翻譯嘅衝動就越強烈。

問題究竟出喺邊呢?

今日,我想同你分享一個可能顛覆你認知嘅方法。問題嘅關鍵,根本唔係在於「翻譯」本身,而係在於我哋嘗試翻譯嘅太複雜喇。

你嘅想法,係一座複雜嘅Lego模型

想像一下,你嘅母語思維,就好似一座你用Lego積木砌好嘅、精美絕倫嘅「天壇模型」。佢結構複雜,細節豐富,每一塊積木都恰到好處。

而家,你開始學習一門新嘅語言,好似英文。呢個相等於俾咗你一盒全新嘅、規則唔同嘅Lego積木。

呢個時候,你犯嘅第一個錯誤係咩呢?

你望住自己腦海入面嗰座宏偉嘅「天壇」,嘗試用手頭上嘅新積木,一模一樣咁、一步到位咁將佢複製出嚟。

咁可能咩?當然唔可能啦。

你既唔熟悉新積木嘅砌法,手頭上嘅零件亦可能唔完全吻合。於是你手忙腳亂,不停咁拆同砌,最後只係得到一堆亂七八糟嘅零件。

呢個就係「腦內翻譯」嗰陣,你大腦入面發生緊嘅事。令你痛苦嘅唔係「翻譯」呢個動作,而係你嘗試翻譯一個過於複雜嘅「母語模型」。

真正嘅秘訣:由一塊積木開始

咁,高手係點做嘅呢?佢哋唔會一開始就諗住搭建「天壇」。佢哋會將宏偉嘅目標,拆解成最基本、最簡單嘅步驟。

第一步:拆解你嘅「天壇」,搵到最核心嗰塊積木

忘記嗰啲華麗嘅辭藻同複雜嘅從句。當你想表達一個想法嘅時候,先問下自己:呢個想法最核心、最簡單嘅版本係咩?

例如,你腦入面嘅「天壇模型」係:「如果今日天氣咁好嘅話,我哋不如去海邊行下,唔好浪費咗呢難得嘅陽光。」

唔好急住成個翻譯!將佢拆解成最簡單嘅「Lego積木」:

  • 積木1: 天氣好好。(The weather is good.)
  • 積木2: 我想去海邊。(I want to go to the sea.)

見到未呀?當你將複雜嘅思想簡化成「主謂賓」結構嘅核心句嗰陣,翻譯嘅難度即刻降低咗90%。你可以輕鬆地用新語言講出呢兩個簡單嘅句子。

第二步:學識簡單嘅連接

當你能熟練咁砌出呢啲「小積木」之後,再學習用最簡單嘅連接詞(例如 and, but, so, because)將佢哋組合起嚟。

  • The weather is good, so I want to go to the sea.

呢個句子雖然唔及你最初嘅想法咁文采飛揚,但佢清晰、準確,而且完全夠用啦!溝通嘅本質係有效傳遞信息,而唔係展示文學才華。

第三步:沉浸喺「Lego世界」入面,直到忘記圖則

當你習慣咗用「積木思維」去溝通,你會發現「腦內翻譯」嘅負擔越嚟越細。

接下來,就係最關鍵嘅一步:大量咁接觸呢門新語言。去睇、去聽、去讀。睇你鍾意嘅電影,聽你鍾意嘅播客,讀你感興趣嘅文章。

呢個過程,就好似一個Lego愛好者,成日浸喺Lego世界入面。佢不斷咁睇人哋嘅作品,學習新嘅搭建技巧,久而久之,佢唔再需要睇圖則,就能憑直覺同肌肉記憶,隨心所欲咁創造出屬於自己嘅模型。

呢個就係「用外語思考」嘅真正境界。佢唔係憑空出現嘅,而係透過「簡化—組合—沉浸」呢三步,自然而然咁達到嘅。

等溝通變得簡單

所以,請唔好再因為「腦內翻譯」而自責啦。佢唔係你嘅敵人,而係你學習路上必經嘅一個台階。

你真正需要改變嘅,係停止搭建「複雜嘅模型」,而係學識享受「拼砌簡單積木」嘅樂趣。

  1. 想表達嗰陣,先簡化。
  2. 講出口嗰陣,講短句。
  3. 得閒嗰陣,多啲沉浸。

當然,沉浸同練習需要夥伴。如果你想搵到一個安全嘅環境,練習用簡單嘅「積木」同世界各地嘅人交流,可以試下 Intent。佢係一個內置咗AI翻譯嘅傾偈App,當你卡住嗰陣,佢可以好似Lego說明書咁俾提示你,幫你順暢咁完成對話。你可以在真實嘅交流入面,輕鬆咁實踐你嘅「積木思維」。

記住,語言唔係用嚟炫耀嘅工具,而係用嚟連接嘅橋樑。由今日開始,放下對完美嘅執念,似個細路咁,由最簡單嗰塊積木開始,搭建屬於你嘅語言世界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