喺荷蘭淨係講英文,就好似參加一個你聽唔明笑話嘅派對
好多人都話:「去荷蘭呀?唔使學荷蘭文㗎,佢哋英文好到爆!」
呢句說話冇錯。荷蘭人嘅英文水平長年都位居世界前列,你隨便喺街度搵個後生仔,英文可能講得仲流利過你。所以,淨係靠英文,喺荷蘭「生存落嚟」係絕對冇問題嘅。
但係你有冇諗過,「生存落嚟」同「真正投入生活」係兩回事?
你以為嘅輕鬆,其實係錯過咗成個世界
想像一下,你啱啱到荷蘭,一切都好新鮮。你去超市,想買支洗衣液,結果對住一排寫滿荷蘭文嘅樽發呆,最後憑感覺拎咗支,返到屋企先發現係柔順劑。
你搭火車去附近嘅城市,廣播用荷蘭文播報緊下一站,螢幕上面嘅站名你都認唔出,淨係可以全程緊張咁望實電話地圖,驚搭過龍。
你收到市政廳寄嚟嘅一封重要信件,但係上面全部都係荷蘭文。你完全唔知係通知你已經搞掂咗居留證,定係話你知申請文件出咗問題。
喺呢啲時候,你會發現,雖然荷蘭人願意為你講英文,但成個荷蘭社會,依然用緊荷蘭文運作。你就好似一個被特別照顧嘅客人,大家對你都好有禮貌,但你始終都覺得自己好似個局外人。
一場派對,兩種體驗
將去荷蘭生活或者旅行想像成參加一場盛大嘅家庭派對。
如果你淨係講英文,你就會係一位「貴賓」。
主人(荷蘭人)非常熱情好客。佢哋見到你,會特登行埋嚟,用你嘅語言(英文)同你傾偈,確保你覺得舒服。你可以拎到飲品,可以同幾個同樣講英文嘅人傾偈。你確實身處派對之中,玩得都仲可以。
但問題係,真正嘅派對,喺另一個房度。
喺嗰個用荷蘭文交流嘅「主會場」度,大家講緊圍內笑話,傾得熱烘烘,分享緊最真實嘅情感同生活。你聽到隔籬傳嚟一陣陣大笑聲,但你永遠都唔知個笑點喺邊度。你只係一個被有禮貌招待嘅客人,而唔係派對嘅一份子。
係咪覺得有啲唔抵?
語言,係通往「主會場」嘅鎖匙
而家,想像你學識咗幾句簡單嘅荷蘭文。哪怕淨係喺買嘢嗰陣講一句「Dank je wel」(多謝你),或者喺點餐嗰陣甩甩咳咳咁讀出菜名。
奇妙嘅事發生咗喇。
收銀員面上會綻放出驚喜嘅笑容;同你傾偈嘅荷蘭朋友,會因為你嘅努力而覺得被尊重;你會突然睇得明超市入面邊樣貨品做緊特價,聽得明火車廣播入面嗰句「下一站,烏得勒支」。
你唔再係嗰個企喺門口望嘅「貴賓」,而係攞到進入「主會場」嘅鎖匙。
你唔需要講到好完美,你嘅「嘗試」本身,就係最有說服力嘅溝通。 佢傳遞嘅訊息係:「我尊重你哋嘅文化,我想更了解你哋。」
咁會為你打開一扇全新嘅大門,等你由一個「遊客」變成一個受歡迎嘅「朋友」,收穫嘅將會係遠比風景更珍貴嘅、人與人之間真實嘅連繫。
由「生存」到「融入」,你需要一個聰明嘅夥伴
當然,學習一門新語言需要時間同耐性。喺你由「派對貴賓」走向「派對主角」嘅路途上,難免會遇到聽唔明、睇唔明嘅尷尬時刻。
呢個時候,一個可以幫你即時跨越障礙嘅工具就顯得尤其重要。
想像一下,當你嘅荷蘭朋友用當地語言傳訊息畀你,邀請你參加活動,又或者當你需要睇得明一份重要嘅荷蘭文文件嗰陣,Lingogram 就好似你袋入面嗰個精通多種語言嘅聰明朋友。佢內置嘅AI翻譯功能,可以令你同世界上任何人都無縫交流,幫你即刻理解嗰啲「派對入面嘅悄悄話」,等你喺學習嘅路上行得更自信、更從容。
講到底,去一個國家旅行或者生活,我哋可以選擇淨係用英文「生存」,咁好安全,亦都好省工夫。
但我哋亦都可以選擇用當地嘅語言去「融入」,去感受文化嘅心跳,去理解嗰啲無法被翻譯嘅微笑同善意。
咁就好似由睇一套黑白電影,升級到體驗全彩嘅IMAX。
咁樣,你淨係想做一個被招待嘅客人,定係想真正加入呢場狂歡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