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ntChat Logo
← Back to 中文(台灣) Blog
Language: 中文(台灣)

為什麼你的越南語聽起來那麼「怪」?掌握這個思維,立刻說出道地越南語

2025-07-19

為什麼你的越南語聽起來那麼「怪」?掌握這個思維,立刻說出道地越南語

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驗?

學習一門新語言,單字背了一大堆,文法規則也看了不少。但真正要開口說的時候,總是覺得自己說出來的話「怪怪的」,好像是把中文硬生生翻譯過去一樣,一點也不道地。

尤其是在學越南語時,這種感覺可能會更強烈。例如,想說「這個東西」,你可能會下意識地會想說 này cái,但越南人卻說 cái này。想說「什麼菜」,你可能會說 gì món,但正確的卻是 món gì

是不是覺得越南語的語序剛好和中文「顛倒過來」?

別急著下結論。這並非是越南語「奇怪」,而是我們還沒掌握它背後那個極其簡單又強大的「底層邏輯」。

今天,我們就來揭開這個秘密。一旦你理解了它,你會發現越南語的文法瞬間變得清晰無比。

核心秘訣:先說重點 (Focus First)

想像一下,你和朋友走在街上,突然看到一個很有趣的東西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?

在中文裡,我們習慣先描述,再點出主體。例如,我們會說:「快看那個紅色的、圓圓的東西!」我們現用一堆形容詞鋪陳,最後才揭曉謎底——「東西」。

但越南語的思維方式更直接,更像是用手指著它說:

「快看那個東西……它是紅色的圓圓的。」

發現了嗎?越南語總是先把核心主角(名詞)拋出來,然後再補充描述資訊。

這就是「先說重點」原則。它不是「反了」,而是「重點先行」。記住這個原則,我們再來看那幾個讓你頭痛的詞。

1. 「這個」怎麼說?—— 先指「東西」,再說「這個」

在中文裡,我們說「這個東西」。「這個」是修飾,「東西」是主體。

按照「先說重點」的原則,越南語會怎麼說?

當然是先把主體「東西」 (cái) 亮出來,然後再用 này (這個) 來限定它。

所以,「這個東西」就是 cái này(東西 這個)。

再舉幾個例子:

  • 這個地方 -> chỗ này (地方 這個)
  • 這段時間 -> thời gian này (時間 這段)

是不是很簡單?你只要記住,先把你要說的那個「東西」本身說出來就好了。

2. 「什麼」怎麼問?—— 先問「菜」,再說「什麼」

同樣,在中文裡我們問「什麼菜?」

用越南語的「先說重點」思維轉換一下:

先把核心「菜」 (món) 提出來,然後再用 (什麼) 來提問。

所以,「什麼菜」就是 món gì?(菜 什麼?)。

再看幾個例子:

  • 吃什麼? -> ăn gì? (動詞+gì,這個和中文一樣)
  • 這是什麼東西? -> Cái này là cái gì? (這個 是 東西 什麼?)

你看, 的位置永遠是跟在它所提問的名詞或動詞後面,非常固定。

3. 形容詞怎麼用?—— 先有「河粉」,才有「牛肉的」

這可能是最能體現「先說重點」原則的地方了。

我們熟悉的「越南牛肉河粉」,中文順序是:越南的、牛肉的、河粉

但在越南,一碗河粉端上來,它首先是「河粉」 (phở),然後才是「加了牛肉的」 ()。

所以,越南語的說法是 phở bò(河粉 牛肉的)。

再例如:

  • 特色菜 -> món đặc sắc (菜 有特色的)
  • 烤肉米粉 -> bún chả (米粉 烤肉的)

這個邏輯貫穿始終:先說主體,再說修飾。

從「翻譯」到「思考」

現在,你已經掌握了越南語的一個核心思維模式。

恭喜你!你不再是一個只會逐字翻譯的初學者了。下次開口說越南語時,請拋開中文的語序習慣,試著用「先說重點」的思維來組織你的句子。

  1. 先鎖定你要談論的核心名詞。 (是「房子」、「咖啡」還是「那個人」?)
  2. 然後,把所有描述性、指向性的詞放在它後面。 (是「大的」、「冰的」還是「那個」?)

這個小小的思維轉變,會讓你的越南語聽起來立刻道地一個層次。

當然,從理解到熟練運用需要一個過程。如果你想在真實對話中毫無壓力地練習這種新思維,和世界各地的朋友(包括越南朋友)自由交流,不妨試試 Intent 這款聊天 App。

它內建了強大的 AI 即時翻譯功能,你只需用自己最舒服的語言表達,它就能幫你精準地翻譯成對方的語言。你可以大膽地用「先說重點」的思維去嘗試,即使說錯了,也能立刻看到正確的表達方式,讓學習過程變得輕鬆又高效。

語言不只是單字和文法的堆砌,它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體現。

當你開始用越南語的邏輯去思考時,你離真正掌握這門美麗的語言,也就不遠了。

現在就試試看吧,從下一個你想說的句子開始!

前往 Intent,開始你的無障礙跨語言交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