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真正了解一個國家?別只背單字,先學會他們的「秘密暗號」
我們看英美劇,總覺得聖誕節就是掛滿彩燈的聖誕樹、堆成小山的禮物,還有浪漫的雪景。但如果你真和一個英國朋友聊起天來,會發現他們的聖誕節,充滿了各種讓你摸不著頭緒的「奇怪」傳統。
像是,為什麼他們非要吃一種自己都嫌棄的蔬菜?為什麼要在餐桌上戴著紙做的廉價皇冠?
這些看似「無厘頭」的習慣,其實就像一個群體的「秘密暗號」或「接頭手勢」。
想像一下,一個秘密社團的成員見面,會有一套複雜又獨特的手勢——先碰拳,再勾手指,最後彈個響指。外人看來,這套動作毫無意義,甚至有點傻。但對於圈內人來說,每一個動作都代表著「我們是自己人」,瞬間拉近了彼此的距離。
一個國家的文化也是如此。那些最道地、最核心的部分,往往不是寫在旅行指南上的宏偉建築,而是藏在這些代代相傳、有點古怪的「秘密暗號」裡。
今天,我們就來破解一下英國聖誕節的三個「秘密暗號」。
暗號一:難吃也要吃的「抱子甘藍」
英國人的聖誕大餐,主角通常是烤火雞。但餐盤上總有一個神奇的存在——抱子甘藍(Brussels sprouts)。
有趣的是,大部分英國人,從小孩到大人,都公開表示「討厭」這東西。它味道微苦,口感奇怪。但年復一年,它雷打不動地出現在聖誕餐桌上。
這就像那個「秘密手勢」裡的碰拳——一個必須完成的、心照不宣的儀式。大家一邊抱怨著「天啊,又是它」,一邊又把它叉進嘴裡。這種集體性的「自嘲」和「忍受」,反而成了一種獨特的樂趣和共同記憶。它在提醒每個人:沒錯,這就是我們的聖誕節,奇怪但親切。
暗號二:製造「廉價快樂」的聖誕拉炮
在聖誕餐桌上,還有一個必備道具:聖誕拉炮(Christmas Cracker)。它是一個紙筒,兩個人一人拉一頭,「砰」的一聲拉開。
裡面掉出來的東西,通常會讓你哭笑不得:一頂薄薄的紙皇冠,一個廉價的塑膠小玩具,還有一張寫著冷笑話的紙條。
從物質上說,這些東西毫無價值。但它的意義在於那個「拉」的動作。你必須和對面或旁邊的人合作才能拉開它,那一瞬間的期待和驚喜,以及之後大家戴著傻傻的紙皇冠、互相唸著冷笑話的場景,才是精髓。
這就像「秘密手勢」裡的勾手指——一個看似幼稚,卻能瞬間打破隔閡、創造歡樂的互動。它不在於你得到了什麼,而是在於你們「一起」做了這件傻事。
暗號三:女王的「年度背景音」
每年聖誕節下午,幾乎所有英國家庭的電視裡,都會播放女王的聖誕演講。
說實話,演講內容本身可能並沒有那麼激動人心。女王會總結過去的一年,展望未來。很多人甚至不會正襟危坐地觀看,只是把它當成聖誕大餐後的「背景音樂」。
但正是這個「背景音」,將整個國家連結在了一起。在那個時刻,無論人們在做什麼——是在收拾碗碟,還是在沙發上打盹——他們都知道,成千上萬的同胞正在分享同一個聲音,同一個時刻。
這就像「秘密手勢」裡最後的那個響指——一個收尾的訊號,確認了所有人的歸屬感。它是一種安靜而有力的儀式,提醒著大家共同的身分。
所以,你會發現,真正理解一種文化,從來不是靠背誦它的歷史或記住它的地標。
關鍵在於,你是否能看懂那些藏在日常生活裡的「秘密暗號」。
這些暗號無法在教科書裡找到,也無法透過簡單的翻譯理解。學習它們的最好方式,就是和當地人進行一場真實而深入的對話。
但語言不通怎麼辦?這恰恰是過去我們理解世界的最大障礙。
幸運的是,現在有了像 Intent 這樣的工具。這款聊天App內建了頂級的AI翻譯,讓你能和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人,用母語輕鬆交流。
你可以直接問你的英國朋友:「說真的,你們真的吃那個抱子甘藍嗎?」你會得到一個充滿生活氣息的真實回答,而不是一個標準答案。
透過一次次這樣的對話,你會慢慢學會各種文化的「秘密暗號」,真正走進他們的世界,而不再只是一個旁觀者。
下一次,當你再看到任何「奇怪」的文化習俗時,試著想一想:這會不會是他們的「秘密暗號」?它背後,又藏著怎樣的故事和情感連結呢?
當你開始這樣思考時,世界在你眼中會變得立體而溫暖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