唔使再為時間死𠥔啦!學外語嘅真正秘訣,係管理好你嘅「精力電池」
你係咪都係咁?
下定決心要學好一門外語,買咗一大堆書,又download咗好幾個App。但每日放工返到屋企,攰到死狗咁,淨係想攤喺梳化度碌下手機、睇下劇。
本書就喺檯面,個App就喺電話度,但你就係冇力氣打開佢。
然後,你就開始自責:「我太懶喇」、「我根本就冇時間」、「我果然唔係學語言嘅材料」。
咪住!問題可能根本唔係出喺你身上。你唔係冇時間,亦都唔係懶,你只不過係用錯咗方法。
你嘅精力,就好似手機電池咁
不如我哋換個思維方式啦。想像下,你嘅個人精力就好似一部手機嘅電池咁。
每日朝早起身,100%滿電。然後你開始返工、返學,處理各種複雜嘅工作同人際關係——呢啲都係好食電嘅App。八九個鐘頭之後,你嘅電量可能淨返15%。
拖住疲憊嘅身體返到屋企,食完飯,搞掂埋啲家務,電量終於跌到危險嘅5%。
呢個時候,你諗起「學外語」呢個任務。
你覺得,學外語就好似打開一個需要高效能CPU同大量記憶體嘅大型遊戲咁。你又會唔會喺電量淨返5%嘅時候,去玩一個超大型遊戲呀?
當然唔會啦。部手機會變得好慢好lag,發熱,甚至直接閃退關機。
我哋個腦都係一樣。喺精疲力盡嘅時候強迫自己去學習,效果就好似用5%嘅電量玩遊戲咁——唔單止學唔入腦,記唔住,仲會令你對「學習」呢件事本身產生巨大嘅挫敗感同厭惡。
所以,問題嘅關鍵唔係「時間管理」,而係「精力管理」。
你唔需要再「擠」更多時間出嚟,你需要更聰明咁運用你精力最充沛嘅時間。
點樣好似「省電大師」咁學習?
唔好再用5%嘅電量去挑戰高難度嘅學習任務喇。試下呢幾個方法,將你嘅學習效率調校到「省電模式」,效果卻可以開到「效能模式」。
1. 喺「滿電」時學習,而唔係「瞓覺前」
唔好將學習安排喺一日之中最攰嘅時候。你精力最旺盛嘅時間係邊度?
- 返工搭地鐵嗰陣? 呢段「垃圾時間」其實係你精力電量仲好高嘅黃金時段。
- 食晏後嘅一小段時間? 啱啱食完飯,休息片刻,精力有所回升。
- 早起身後嘅15分鐘? 喺未被一日嘅工作轟炸之前。
將最重要嘅學習任務,例如背生字、啃文法,擺喺呢啲「滿電」嘅時間。就算只得15分鐘,都好過你夜晚攰到死咁學一個鐘頭好多。
2. 「輕應用」穿插進行,告別枯燥
唔係所有學習都好似打大型遊戲咁食電。有啲學習方式更似碌下朋友圈,輕鬆又愉快。
當你覺得有啲攰,但又唔想完全「熄機」嘅時候,可以試下呢啲「輕應用」:
- 睇一套你鍾意嘅外語電影或者劇集(開住外語字幕)。
- 聽一首外語歌,試下跟住唱。
- 玩個語言學習小遊戲。
呢種方式唔點消耗精力,卻可以令你沉浸喺語言環境之中,保持語感。
3. 「零碎式叉電」,而唔係一次過耗盡
冇人規定學習一定要係完整一大嚿時間。與其夜晚死頂住咁學一個鐘,不如將呢一個鐘拆開做4個15分鐘,分散喺一日裡面。
就好似你唔會等到部手機冇電熄咗機先去叉電咁,而係有空閒時間就插住電叉陣電。利用小息、等車、排隊嘅零碎時間,進行一次快速嘅「學習叉電」。
呢種短時間、高頻率嘅學習方式,更符合我哋個腦嘅記憶規律,亦都更容易堅持。
講到呢度,有啲工具可以令呢種「零碎式學習」變得異常簡單。例如好似 Intent 呢種通訊App,佢內置咗AI翻譯,令你隨時隨地都可以同世界各地嘅母語者輕鬆交流。你唔需要打開厚重嘅教科書,淨係需要花五分鐘,好似同朋友傾偈咁,就可以完成一次高效嘅口語練習。咁樣令學習唔再係一個沉重嘅任務,而係一種有趣嘅聯繫。
4. 覺得「lag機」嘅時候,就「重新啟動」一下
如果你學學下,發現注意力開始分散,個腦好似「hang咗機」咁,唔好死撐。
呢說明你嘅「記憶體」爆滿咗,需要清理下。企起身,行下,做幾個伸展運動,或者就咁望下窗外面。短暫嘅身體活動係最好嘅「重新啟動」方式,可以迅速畀你個腦補充氧氣同能量。
你唔係毅力唔夠,你只係需要好似管理手機電量咁,聰明咁管理你嘅精力。
停止喺電量耗盡時強迫自己,學識喺精力充沛時高效出擊。
由今日起,忘記「時間管理」,開始你嘅「精力管理」啦。你會發現,學外語,原來可以咁輕鬆,又咁高效。